■ 企業觀察
  中信能否借助香港成熟的法律及資本市場環境,對集團各業務板塊的戰略定位及協同機制進行制度化規範,真正實現由“邦聯向帝國”的轉變,是這樁交易的最大看點。
  3月26日夜間,在港上市的中信泰富發佈公告,稱將以現金加發售新股募資的方式,收購其控股股東中信股份100%股權,預計交易規模達3000億港元。而由於中信股份事實上包含著央企中信集團絕大部分凈資產,因此這一收購行為也將成為中信集團試圖實現在港整體上市的最新實質性舉措。
  有關中信集團在海外整體上市的構想可謂由來已久。早在2008年,中信集團就已公開提出整體上市之構想,而在2010年時任中信集團董事長的孔丹則更進一步表示,由於旗下已有十多家境內外上市公司,受國內法律環境之約束,中信集團將尋求在境外整體上市。但直到三年後的今天,中信才真正提出整體上市的詳細方案,這一時點的選擇則是由主客觀兩方面因素所決定。
  就客觀而言,即便中信集團選擇在境外實現整體上市,也首先需要保證在中信集團及中信股份層面實現股權關係的明晰,清理可能存在法律瑕疵的歷史遺留問題。對於改革開放之初便已成立,而今體量巨大的中信來說,集團整體改製為國有獨資企業到去年方纔完成。
  另一方面,作為央企,中信整體上市的境外首選地自然是香港市場,可從2008年至今,香港市場在經歷全球金融危機之後,亦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市況低迷。如新華人壽、中國人保、徽商銀行等在過去三年間登陸港股的內地金融企業,均曾在IPO定價及募資規模方面遭遇窘境。直到去年下半年以來,整體市況才開始明顯轉暖。
  相比之下,促使中信在此時推動上市的主觀因素,則更能幫助人們讀出這樁交易所蘊含的深意。首先,作為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深化改革決議的重要內容,國有企業的新一輪改革已是箭在弦上。而中信這樣體量龐大且業務高度多元的央企實現境外整體上市,自然被視為高層摸索國企深改的新樣本以及對國企深改的決心宣示。
  對中信泰富而言,此次收購中信股份的交易已明顯觸及香港聯交所《上市規則》有關“反向收購”即借殼上市的條款,因此這樁交易仍會被視同首次公開募股(IPO)。既如此,中信集團為何不選擇直接IPO,而是仍然要借道中信泰富。更深層次的考量,或在於將仍有大量私人股份的窗口公司中信泰富徹底納入國資整合的軌道,以避免國有資產流失或權貴資本牟利的質疑。
  最重要的是,無論是對國資委還是中信集團自身而言,目前總資產達千億量級、業務觸角由重工、金融、房地產一路延伸至信息產業、文化產業的中信集團,在不同業務板塊的協同效應乃至集團整體控制力方面,卻始終不夠理想。這其中,固然有中信集團高度放權的經營考量,但也有著諸多商業外因素。
  因此,雖然中信旗下多家公司均成為各自行業翹楚,但中信本身更類似於鬆散的企業“邦聯”。這已然對中信集團在更高水平的商業競爭中占據優勢,構成阻礙。
  如今,通過在法律及公司治理環境都更為完善的香港整體上市,中信集團亦將引來全面優化治理機構的契機。中信能否借助香港成熟的法律及資本市場環境,對集團各業務板塊的戰略定位及協同機制進行制度化規範,真正實現由“邦聯向帝國(聯邦)”的轉變,是這樁交易的最大看點。
  □華化成(媒體人)  (原標題:中信上市或完成“邦聯向帝國”轉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r66rrdxa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